新聞中心
在華歐企對中國的商業(yè)信心跌至史上最低? |
發(fā)布時間:2023/6/22 |
中國歐盟商會(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)周三(6月21日)發(fā)布今年的在華商業(yè)信心調查報告,結果顯示,歐企對中國的營商環(huán)境和經濟前景皆充滿不確定性,商業(yè)信心更跌至史上最低,甚至有高達37%的受訪歐企已經或打算未來將其亞洲總部移出中國。 外商多年來盛行的投資中國熱正持續(xù)退燒中,根據(jù)中國歐盟商會最新發(fā)布的2023年商業(yè)信心調查報告,高達64%的受訪歐企表示,中國去年的營商環(huán)境非常艱困,此占比創(chuàng)自200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記錄。商會說,這代表歐企對中國的商業(yè)信心已跌至史上最低。 30%歐企:去年營收慘跌 調查顯示,雖然41%的受訪歐企去年仍錄得營收成長,但相較于2021年,此占比整整下跌了25個百分點。另外,有三成的歐企則表示,受到疫情封控的影響,去年營收慘跌,相較于2021年時的只有一成的歐企錄得營收下跌的績效,此占比也是歷年來的新高。 對于中國的經濟前景,仍有55%的受訪歐企持樂觀看法,但此占比已跌至三年來的新低,而9%的歐企則持悲觀看法,與去年的調查持平。 在中國經濟前景不明的前提下,11%的受訪歐企說,已取消對華投資;另有約兩成歐企說,考慮將對華投資移往其他國家或者今年將暫緩任何對華投資的決策。另外,調查顯示,仍將中國視為全球目前或未來前三大投資地的歐企分別達59%和55%,此比例雖不低,但已比前一年分別下滑了7個和13個百分點。 位于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會長彥辭(Jens Eskelund)于6月21日的商情調查發(fā)布會上說:“對多數(shù)(歐商)公司而言,中國已跌出歐商投資的前三大投資目的地。再看看近期的發(fā)展,情勢更糟,因為53%的受訪歐企告訴我們,他們今年不打算增加(在華)投資。” 37%歐企:亞洲總部未來將移出中國 尤有甚者,10%的受訪歐企表示,公司已經或打算將亞洲總部移出中國,其中43%的歐企將亞洲總部移往新加坡,17%選擇在馬來西亞設亞洲總部,只有9%的歐企只是將亞洲總部遷往另一個中國城市香港。但歐盟商會說,此趨勢恐將持續(xù),因為有高達37%的受訪歐企表示,公司計劃未來將亞洲總部移出中國。 因此,商會會長彥辭呼吁中國政府正視歐企不再熱中投資中國的負面發(fā)展。 彥辭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:“37%的(歐商)公司打算將設于中國的亞洲總部遷往其他亞洲城市,這對(中國)政府是個警訊,須努力挽留外商或者(和外商)進行治理對話,看看如何能讓中國仍是具吸引力的外企總部據(jù)點。” 中國歐盟商會的2023年商業(yè)信心調查于今年2-3月間的5個星期內進行,總計收到570位歐商會員公司高階主管的回復,占總會員數(shù)的46%。而這些歐企主管中,八成的人在中國已生活超過10年,對中國有一定的熟悉度。 除了對華商業(yè)信心走低,調查顯示,歐企雖無脫鉤中國市場的意愿,但在去風險的考慮下,75%的受訪歐企在過去兩年中積極強化供應鏈的彈性,其中,12%的歐企表示,公司已經把相關的產線投資移出中國,以期中國境內外的供應鏈可以互相脫鉤,也就是,外銷全球市場的生產線漸漸移往南亞或東南亞等國家,以免受地緣政治或類似疫情的天災所影響。 商會表示,高達59%的受訪歐企抱怨,去年的營運受到政治的沖擊,而且預期此趨勢今年恐持續(xù),尤其26%的歐企認為,來自中國消費者的政治化要求已對他們的營運帶來挑戰(zhàn)。 63%歐企:曾因市場準入和監(jiān)管障礙錯失商機 市場準入和監(jiān)管障礙一直是20年來歐企在華營運時面臨的最大挑戰(zhàn)和困擾,今年的調查也顯示,63%的受訪歐企表示,他們曾因這些市場準入和監(jiān)管障礙的干擾而錯失不少商機。因此,六成以上的歐企說,如果中國市場能持續(xù)開放,提供更大的準入機會,他們將擴大對中國的投資。 不過,商會會長彥辭說,中國未來到底是要走持續(xù)改革開放的道路、還是走回自給自足、強調國安的鎖國路線,讓歐企非常困惑。 彥辭在發(fā)布會上說:“我們對中國未來的走向非常模糊或缺乏清晰度。我認為,中國政府釋出的訊息充滿不確定性。” 他說,中共在去年的二十大上一再強調國安和自給自足的內循環(huán)路線,但在今年3月的全國人大又一再宣示,要擴大開放和吸引外資。兩相矛盾的政策宣示,讓歐企無法確認,中國是否仍真心歡迎外商來華投資,尤其近期通過的《反間諜法》更是讓外企人心惶惶,雖然沒有歐企反映已受到實質沖擊,但多數(shù)歐企都對于機密的定義、乃至自己的產業(yè)是否被納入具敏感性的關鍵基礎建設一無所知,也深怕觸法。 中國投資熱降溫? 除了歐商,美國商會4月底的調查也反映出,美商今年的在華投資熱也普遍降溫。 對此,位于臺北的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表示,外資基于期待中國經濟維持高成長,以及中國的人口紅利,才會誘發(fā)投資中國熱,但印度人口近期超越中國后,中國疫后經濟的復蘇又緩慢,再加上官方緊縮監(jiān)管的內部因素及美中貿易戰(zhàn)的外部不利因素,都重挫外資對中國的信心。 邱達生說,國際大廠對市場的敏銳度最高。當這些sf6氣體回收裝置大廠紛紛限期臺灣代工制造業(yè)將產線移出中國,就代表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是不足的,未來中國能否重振外資的信心,端賴能否找到新的市場需求或祭出對外商友善的政策。 他還說,中國過度投入產能,還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措施來刺激經濟,已經造成目前庫存過多及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的困境。另外,隨著美國發(fā)動科技戰(zhàn),中國在很多技術層面,包括芯片和相關技術,也都被卡脖子,不利經濟發(fā)展,也因此,雖然中國已于去年就解封,但經濟復蘇的力道卻仍然疲軟。他說,以中國對臺灣的外銷訂單今年1-5月連續(xù)五個月呈現(xiàn)兩位數(shù)的年減率來看,中國經濟尚未開始谷底反彈。 不過,位于北京的致遠國際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欣認為,中國投資熱并未降溫。 中國專家: 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不變 王欣以書面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,雖然遇到些許困難,但中國經濟繼續(xù)保持增長的基本格局沒有變,中國市場也仍具吸引力。 王欣說:“世界經濟面臨各種問題,歐美企業(yè)的未來走向面臨困難選擇,也可以說選擇不多。中國總體上的對外開放政策和目標沒有、也不可能改變。” 他說,中國在新技術和新經濟等不少領域具有很強競爭力,歐美企業(yè)如果離開,將錯失未來的發(fā)展機會。而中國也會出臺更多開放政策來留住外商,其中,“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社會基本穩(wěn)定,保持對外開放政策的不變......例如海南自貿區(qū)代表了新的對外開放力度和決心”。 他還說,中國不少地區(qū)將開啟新一輪的招商引資階段,并在做好經濟恢復期的工作后,可望出臺更多有關市場規(guī)則化、法制化的開放措施。王欣說:“中國過去的那種高強度的吸引外資政策應該會變成更有穩(wěn)定性和法制化的制度性安排?!?br /> |
產品展示
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工業(yè)園區(qū)天通路89號
聯(lián)系電話:0513-85600259
聯(lián)系人:陳俊
手機:13901484052
郵箱:ntkycj@126.com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sztlh.com
http://www.xy-w.com
聯(lián)系電話:0513-85600259
聯(lián)系人:陳俊
手機:13901484052
郵箱:ntkycj@126.com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sztlh.com
http://www.xy-w.com